中建六局承建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榮獲 “亞瑟·海頓獎”
2018-08-28 20:38:02
據媒6月13日訊,第35屆國際橋梁大會(International Bridge Conference,簡稱IBC)于北京時間6月13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中建六局承建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榮獲亞瑟·海頓獎。該獎項是本屆國際橋梁大會唯一的創新性獎項,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次摘得此項大獎。

國際橋梁大會是美國西賓夕法尼亞州工程師協會主辦的具有頗高聲譽的國際橋梁學術會議,在世界橋梁界具有極高的影響力。被譽為橋梁界“諾貝爾獎”的國際橋梁大會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共計設立了5個獎項,分別從設計、實用性、理念、環境資源等方面對優秀橋梁工程給予評獎和表彰,其中,亞瑟·海頓獎是表彰在橋梁工程中具有展現橋梁藝術的景觀創新橋梁。
榮獲本屆國際橋梁大會亞瑟·海頓獎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由上海世博會以色列館的世界著名設計師Haim Dotan(渡堂海)設計,由中建六局承建。該橋以《老子》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哲學美學思想進行文化設計和定位,其獨特的造型創新設計,受到世界橋梁界和工程界的充分肯定和褒獎,CNN將其列入世界上11座最壯觀的橋之一。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長430米,寬6至15米,離地近三百米,造型美觀,建造難度大。該橋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并在“超大跨度玻璃橋面無應力安裝技術”“空間索面主纜平行架設對拉成型技術”“空間索面索夾、吊索兩階段安裝多級精調技術”“跨峽谷玻璃橋柔性加勁梁安裝技術”“玻璃橋面板運輸裝置、主纜橫向對拉工裝開發”“玻璃球TMD阻尼,水箱式TLD阻尼,懸臂梁式TMD阻尼,螺儀電動減振阻尼四種橋梁減振裝置應用”六大方面具有原始創新。
作為世界最長人行玻璃橋,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長兼具景區行人通行、游覽、科教、蹦極和舞臺功能,在沒有任何施工先例的情況下,中建六局創造性的使用了纜索平行架設后進行三道橫向對拉預成型的工藝,創新解決了大空間主纜架設、施工抗風安全及穩定和橋面玻璃安裝等眾多世界難題。大橋曾斬獲國內工程最高質量獎——“2016-2017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其創造的科技成果《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面空間索面懸索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經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為組長的專家組鑒定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